北向资金月内净流入逾938亿元 刷新历史单月峰值******
本报记者 赵子强 见习记者 刘 慧
1月18日,北向资金再度加仓A股市场。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,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47.35亿元,月内累计净买入额升至938.81亿元,创出新纪录。此外,该数据超越2021年12月份的单月历史高点889.92亿元。
近期,外资积极参与我国证券市场。1月18日,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,境外投资者持续恢复对我国证券市场投资。据外汇局统计,2022年12月份,境外投资者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分别为73亿美元和84亿美元。从最新的市场数据看,今年1月上半月外资净买入境内股票、债券合计约126亿美元。
今年以来,北向资金已经连续11个交易日呈净买入态势,助力A股市场三大指数走强。截至1月18日收盘,开年以来上证指数累计涨4.37%,深证成指累计涨7.21%,创业板指累计涨8.40%。
从历史数据看,北向资金大量流入往往集中在年末,而今年年初高频次高额度流入主要缘于三方面因素。
首先,我国经济韧性彰显,增强了外资对配置中国资产的信心。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:国内生产总值(GDP)突破120万亿元,同比增长3%;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,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,粮食生产再获丰收,内需规模继续扩大,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
第二,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带动人民币汇率整体走强。今年以来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接连升破6.9、6.8,1月16日,在岸、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破6.7,为去年7月份以来首次升破这一关口。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中国经济复苏的信心进一步增强,带动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,促进外资加速配置中国核心资产。
第三,A股市场具备估值优势。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所所长陈雳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:“A股的估值仍处于相对历史低位,优势开始显现,吸引北向资金流入。”
从个股方面看,1月3日至1月18日,共有53只个股现身陆股通前十大成交活跃股榜单,其中有32只个股期间获净买入,合计吸引北向资金430.15亿元。贵州茅台、五粮液等“大消费”板块个股和以中国平安、招商银行为代表的“大金融”板块个股持续受到关注。
陈雳认为,受益于春节假期带来的消费预期和防疫政策优化调整,目前“大消费”板块势头非常强劲。
对于上述两大领域的未来走势,刘有华表示,估值修复叠加业绩回暖预期,预计“大消费”和“大金融”行情仍将持续。(证券日报)
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 预计还将持续上调利率******
中新社纽约2月1日电 (记者 王帆)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月1日宣布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4.5%至4.75%的水平,符合市场普遍预期。这是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连续第八次加息。
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例会后发表声明。此次声明将“通胀仍然居高不下”的措辞改为“通胀有所缓和,但仍处于高位”,同时重申高度关注通胀风险,预计还将继续上调利率。
图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出席记者会。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声明称,最近的指标表明美国的支出和生产温和增长,就业增长势头强劲,失业率保持在低位。通胀有所缓和,但仍处于高位。俄乌局势加剧了全球不确定性。美联储高度关注通胀风险。为支持实现充分就业和2%较长期通胀率的目标,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4.5%至4.75%之间,并预期这种持续上调将是合适的,以形成足够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。此外,美联储将继续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。
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货币政策例会后的记者会上表示,过去三个月的通胀数据显示价格增长速度有所放缓,不过,我们仍需要更多证据来确定通胀处于持续下降的轨道上。历史强烈警告不要过早放松政策。美联储关注的重点不是短期走势,而是更广泛金融状况的持续变化。目前的判断是,美联储还没有采取足够严格的政策立场,所以说预计持续加息将是合适的。在今年3月的货币政策例会上,美联储将更新对终端利率的评估。
图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出席记者会。 中新社记者 陈孟统 摄美国股市三大指数在鲍威尔讲话后由跌转涨。截至当天收盘,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6.92点,或0.02%,收于34092.96点;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231.77点,或2%,收于11816.32点;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42.61点,或1.05%,收于4119.21点。
《华尔街日报》说,此次加息标志着美联储连续第二次放慢加息步伐。鲍威尔发表讲话后,投资者预计若通胀数据继续改善,美联储此前预测的5%至5.25%之间的终端利率有可能面临下调。彭博社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,美联储官员已经开始说“两边话”,他们在暗示进一步加息是合适的同时,也承认将在未来的政策决定中考虑收紧的累积量。市场对利率在将升至多高以及维持高位多久方面已偏向鸽派。(完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