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已建成的最大跨度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通车******
中新社重庆1月18日电 (张旭)郭家沱长江大桥及六纵线北段项目18日建成通车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,郭家沱长江大桥是中国已建成的最大跨度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。
项目投资方之一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(集团)有限公司称,本次通车项目全长26.7公里,分为郭家沱长江大桥、六纵线北段两部分。
其中,郭家沱长江大桥部分起于重庆市南岸区峡口立交,向北跨越长江后,止于重庆两江新区花红湾立交,全长6.2公里,上层为双向8车道城市快速路,下层为重庆轨道交通8号线预留过江通道。特别提醒,大桥通车后,将禁止摩托车通行。
项目承建方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表示,郭家沱长江大桥主桥全长1403.8米,采用单孔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设计,主跨跨径720米,整个钢桁梁总重约2.5万吨。
项目通车后,重庆再添一座跨江大桥,江北区郭家沱街道至南岸茶园,车程将由40分钟缩短至约10分钟。家住郭家沱街道的任开友说,此次通车,让其出行更为便利。
“此外,该项目将形成重庆第一条纵贯东部槽谷的南北向大通道。”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道路建设处处长王慎川介绍,目前,重庆中心城区城市道路规划“一环、七纵、八横、九联络”共956公里快速路网体系,已通车573公里,基本形成“一环、六纵、五横、三联络”快速路网结构,城市道路通车总里程超6250公里。
重庆是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认定的中国“桥都”。王慎川说,随着郭家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,重庆中心城区累计建成37座跨江大桥(指跨江道路桥,含路轨两用桥,不含单独的轨道桥、铁路桥)。(完)
让科技创新更有温度******
作者:任萍萍(科大讯飞党委副书记)
人机协同的智能微创医疗装备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、360全息星图网络空间测绘系统、亿级神经元的神经拟态类脑计算机……在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·互联网发展论坛期间揭晓了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。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,在互联网发展长河里彼此争辉、耀眼闪烁,彰显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力和创造力,也让人们更深刻地感受技术创新的温度。
在过去的一年里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加强5G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布局。技术的创新发展,离不开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。从衣食住行智能化到远程教育、互联网诊疗、在线办公,曾经想象中遥不可及的生活方式,如今已近在眼前。
依托前沿技术,科大讯飞团队在教育、医疗、城市、家庭、传媒等领域深度落地。以教育领域为例,2020年推出的两款讯飞智能学习机,覆盖全国各地区2000多万的精品题库,学生可以通过少量的题目检测做全面体检,提升学习效率。
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,但疫情之下发展起来的新消费、教育、医疗、办公等需求,促进了“互联网+社会服务”发展壮大,不断培育新业态、激发新动能。
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,可以看作一块“试金石”。比如,在办公领域,讯飞听见智能会议系统为异地同步在线办公提供便利,推动复工复产;在翻译领域,讯飞翻译机助力境外输入型病例防控,为国内外多地提供防疫翻译服务。
在过去的一年里,互联网带来的获得感,为新时代写下温暖注脚。作为互联网企业,我们要不断夯实基础,立足大局,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刚需领域持续发力,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、用得起、用得好的信息服务,释放互联网对经济发展的放大、叠加、倍增作用,让技术更有温度,让产品更有温度,让每个网民都能通过互联网技术共享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0年12月25日 12版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